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3-21 04:59:21
了解财务指标的底层逻辑,准确把握公司基本面。
ROE(净资产收益率)与EPS(每股收益率)作为两个跟收益最相关的指标,跟投资者回报息息相关,通常也被放在一起来使用。
这也是巴菲特最看的财务指标,核心逻辑就是:把钱投入能为自己赚更多钱的公司。而不是短期内股价的涨涨跌跌。
ROE(净资产收益率)
ROE(净资产收益率)衡量的是是公司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,它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能力。计算公式为:ROE = 净利润 ÷ 平均股东权益 ×100%。其中,平均股东权益 =(期初股东权益 + 期末股东权益)÷2。
例如,某公司年度净利润为 1000 万元,期初股东权益为 2000 万元,期末股东权益为 3000 万元。那么平均股东权益 =(2000 + 3000)÷2 = 2500 万元,ROE = 1000÷2500×100%=40%。
(简单来说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,期末股东权益=期初股东权益+利润-分红)
一句话总结就是:用自己的钱,赚钱的能力,ROE越高,说明赚钱能力越强。
ROE(净资产收益率)指标的陷阱:杠杆
与ROE之对应的是资产收益率(ROA):ROA 衡量的是总资产的盈利能力,而 ROE 侧重于股东权益的盈利能力。
两者的关系可以通过财务杠杆来解释,在一定程度上,ROE = ROA× 权益乘数(权益乘数 = 总资产÷股东权益),这表明公司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债务融资来放大 ROE,但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。
例如,某公司净利润为 100 万元,平均股东权益为500万元,ROE = 100÷500×100%=20%。
没有债务的情况下,ROA = 100÷500×100%=20%。
该公司通过债务融资500万,使总资产变为1000万,正常情况下利润也会翻番,变为200万元。
ROE=200÷500×100%=40%。可以看出,该公司通过加了一倍杠杆,使得ROE也增加了一倍。
合理的杠杆,能正向的促进公司的发展壮大,但过于激进的杠杆,也会让公司限于较大的风险当中。
EPS(每股收益率)
EPS(每股收益率)是指公司净利润与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率。
计算公式为:每股收益 =(净利润 - 优先股股息)÷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。
例如,某公司净利润为 1000 万元,优先股股息为 100 万元,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500 万股,那么每股收益 =(1000 - 100)÷500 = 1.8 元。
由于每股收益没有考虑股票价格因素。比如,两家公司每股收益相同,但股票价格不同,那么它们的投资价值实际上是不同的。因此通常是纵向对比,与自身过往的数据做对比,EPS越高,说明盈利能力越强。
EPS(每股收益率)指标的陷阱:非经常性收益
在普通股股数不变的情况下,对EPS影响最大的就是净利润。而非经常性收益(出售固定资产之类的一次性收益)往往会带来净利润的短期上升,这种往往不可持续。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利润的来源,需要与销售额保持同步增长。
总结
ROE(净资产收益率)与EPS(每股收益率)的核心指标其实就是利润,也就是公司为自己赚钱的能力。当然都是越高越好。
但需要分析赚钱能力是否是在预期之类:
利润来源分析:1、是否通过杠杆放大了ROE,如果放大了,是否是行业安全水平。
2、是否因为非经常性收益放大了EPS,如果有可以剔除后计算。
对比:1、横向对比:对比同类公司,判断公司在同类公司中是否处于领先地位。
2、纵向对比:与往期历史对比,判断公司时候利润有所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