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3-18 16:59:16
打败你的,往往不是对手,而是这个时代。
果粉应该都知道“有锁机”这个概念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货。有锁机主打的是“物美价廉”,价格只要国行正品的 5-6 折,性能完全一致,品质甚至有所超越(毕竟品控更严)。长期以来,有锁机是追求性价比果粉的不二之选。
有锁 iPhone唯一的缺点,就是需要破解运营商锁/网络锁。不过国内大神云集,有锁机的配套产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。破解的方式只需要一张卡贴,就能绕过运营商的限制,缺点就是新号可能没那么好。
随着 iPhone 14美版采用了ESIM技术,去掉了SIM卡槽,有锁机迎来了灭顶之灾——因为国内运营商并不支持 ESIM。
但是iPhone 14美版还留了一线生机,美版和国行的主板是一样的,美版虽然没有实体 SIM 卡槽,但机身内部预留了SIM 卡槽的位置,只是用一块塑料封上了,拆机飞线,开个卡槽就行了。
但是 iPhone 15系列就复杂了,标准版还好,但Pro的美版主板和国行不一样,它没有给实体卡槽预留对应的位置。
想要插实体卡,不仅要走线,还得破坏主板,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全新仅大修”。再加上 iPhone 15 Pro采用了钛合金中框,要在中框上开孔工艺难度极高,且有进水的风险。
目前市面上可用的改卡方案,我这里盘点一下,分析优缺点,大家就知道为什么不能买了。
这是相当而言最多人选择的方案,需要将手机卡寄给商家,商家对手机卡裁剪,再内置到手机里面。这个方案,前期对消费者来说是最省心的,但是机身没实体卡槽,因此后期不能换卡,必须寄给商家,或者自己可以掌握拆机技术。
这个方案的原理,是在手机的侧边框加入触点,并且通过触点来连接“果壳”。手机卡是集成在果壳上的,通过触点连接来实现联网、通话功能。这个方案是对手机伤害较少,不用伤害主板。但缺点是手机壳不可更换,只支持单卡,而且据说手机壳还可能会生锈。
类似于“果壳”的 DB 盒子方案,也叫“尿袋”。思路是在手机里装一个接收器,把卡插在 DB 盒子里传输信号。这个方案对手机伤害很小,而且支持双卡,可以自由换卡,别人也看不出来是改装的。不过必须距离手机 10 米以内才能收到信号,出门必须一起带,而 DB 盒子的续航大概是 15 天左右,相当于带了一个迷你充电宝。
这种方案有很多变种,比如顶部开孔或者侧面开孔,但核心逻辑都是在中框上提供一个更换SIM卡的位置。超薄卡槽只支持单卡,优点是用户可以自己更换,而且不需要额外配件。缺点是要在中框挖孔,而且剪掉了毫米波,防水性也没了,换卡还得用卡贴激活,总之非常麻烦。
比较新的一种改卡方案,数量比较小。这需要换一块异形的电池,腾出卡槽的位置,可以自由插双卡。缺点是更换后的电池变小了,容量只有原厂的 9 成。而且第三方电芯没有质量保障,万一出问题了想找到同样形状的电池也很麻烦。
简而言之,ESIM的出现,加上苹果对卡贴机的“技术性针对”,导致 iPhone 15 Pro有锁机无法找到完美的破解方案,这就是不建议入手 iPhone 15 Pro美版有锁机的原因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里所说的仅仅是 iPhone 15 Pro。因为 iPhone 15 标准版和 iPhone 15 Plus标准版,是和 14系列一样,打孔飞线加卡槽即可,是非常成熟的改卡方案。
我个人建议是,与其为了一台手机战战兢兢地度过每一天,不如直接入手老款,或者把它当成游戏机、视频机来用。即使是非要省这笔钱,那也别选iPhone 15 Pro系列,风险太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