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3-30 03:20:12
透支消费因方便、快捷、安全成为当下流行的消费方式,年轻“月光族”在享受刷卡欢乐与便捷的同时,面临高额的信用账单,不免会遭遇还款难的尴尬。
记者采访了解中发现,使用信用支付虽然方便了生活,但仍有很多人忽视了信用支付的建立初衷,由此陷入信用支付的误区。有些市民因贪图礼品才办理信用卡,却一直没有激活和使用,认为“只要不激活就没有费用”。
对此,工商银行西固支行魏虹提醒,如果信用卡长期处于休眠状态,即使没有激活,也同样需要缴纳年费。
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,刷卡消费其实就是一把‘双刃剑’。在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和安全的同时,也需要持卡者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。”魏虹表示,信用支付的目的在于运用心理暗示激励使用者消费能力最大化,信用消费花的是“明天”的钱,也可以说是“别人”的钱,用“别人”的钱给自己买东西,本身会降低心理压力,从而使消费者对自身的消费能力产生错误估计,如果处置不当,很容易造成“冲动消费”,一旦消费过度不仅给自己的生活造成经济压力,严重时还会带来法律风险。
如何把握好“透支”底线,做到理性而不盲目消费?
法律专家何媛表示,克服信用支付“冲动消费”的关键,在于抑制刺激消费欲望的心理暗示。消费前,要忘记自己有信用卡,不要看见可以刷信用卡而去消费;消费中,要忽略掉自己的额度,只在必须时采用信用支付,要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。通过核对信用消费记录,掌握信用消费动态,尽量做到心中有数。